营口市西市区创新小学通过“沉浸式”红色实践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在纪念馆、博物馆触摸历史温度,用脚步丈量精神成长轨迹。近日,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们在系列实践课程中,完成了一场从个人品格塑造到世界视野拓展的成长之旅。
130余名三四年级学生在营口雷锋文化博物馆变身“文化寻宝人”,8名经过选拔的讲解员以稚嫩童声讲述《雷锋日记》背后的故事。当泛黄文物遇见新生代讲述,展厅里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雷锋精神的种子随着学生们专注的眼神悄然播撒。五年级学生在营口市博物馆开启“时空穿梭之旅”,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到近现代港口图片,家乡发展脉络在眼前徐徐展开,学生们眼眸中跃动的不仅是求知的光芒,更是血脉里苏醒的家乡自豪。六年级学生走进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营口纪念馆,通过历史展览和纪录片了解人道主义精神的全球传承。当看到战地救护的历史影像,学生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那些课本上的“生命至上”理念,正是由无数红十字工作者用行动铸就的守护之光。
这场特殊的“行走的思政课”精心构建了“个人-家乡-世界”的教育图谱。西市区创新小学实践证明,把课堂搬到历史现场,让文物成为教材,用乡情唤醒认同,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灵,让家国情怀生根发芽。
来源:营口日报 审核:潘晓威 责任编辑:于子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