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石桥的乡村街巷,时常映入眼帘的是一场场深入透彻的理论宣讲,一段段生动鲜活的解读报告,一次次入心入脑的研讨切磋,一幕幕沁人心脾的文艺演出……从镇街到机关,从乡村到社区,从学校到企业,从线下到线上,让党的创新理论精准快速直达基层、触动人心,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传递党的好声音,唱响时代最强音。2024年以来,大石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实开展理“响”为民宣讲活动,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文明实践所站、进机关、进校园系列活动,解决“谁来讲”、瞄准“在哪讲”、聚焦“怎么讲”,壮大宣讲队伍,整合宣讲阵地,创新宣讲形式,精心打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心的理论“大餐”,打通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解决“谁来讲”,组建队伍“广”起来
理论宣讲,关键在人。自大石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建成以来,中心、所、站开启“快车道”工作模式,统筹各方资源力量,组建多层次、广覆盖、专兼职结合的理论宣讲队伍,努力形成领导干部带头讲、理论专家系统讲、基层一线微宣讲的多层级、全方位、立体化宣讲“大”格局。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了红色基因宣讲、“五老”宣讲、第一书记宣讲、“草根”宣讲、文艺轻骑兵宣讲等宣讲团队,成功“调动”市委理论宣讲团“为我所用”,通过入户宣讲、集中宣讲、文艺宣讲等多种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送到群众心坎上。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2024年3月25日,市委宣理论讲团成员张宏老师在长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时事政治和革命历史讲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别样而生动的“大思政课”,居民听得津津有味。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宣讲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基层党员干部、身边典型、退休教师、热心居民充实到宣讲队伍中。孙跃堂老党员从铁路系统退休后加入春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队伍,及时向居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解党的理论知识。在大石桥,像孙跃堂这样活跃在基层的宣讲员还有很多。
同时,宣讲员们利用镁都公益大讲堂、农家书屋、“大喇叭”等宣讲平台,结合居民、村民生产生活变化,开展基层面对面互动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瞄准“在哪讲”,阵地整合“强”起来
整合盘活我市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巾帼学堂、市民活动室、文化馆、农家书屋、居家养老等基层公共阵地资源,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在全市建立30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探索开展“文明实践一刻钟”、“喧”政策等活动,向村民播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政策等内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理论宣讲阵地,把党的理论政策宣传覆盖面扩展到各村各社以及普通农户家中,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音乐快板、“大喇叭”、小戏小曲……我市打造出一支支活跃在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队伍,让党的理论家喻户晓。“村民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准时收听文明实践一刻钟内容,我是播音员小贾,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村庄厕所改造工作的相关要求和进展……”每周一上午9时30分,李家屯村的“大喇叭”准时传来熟悉的声音,村民们驻足聆听,不时讨论。
“移风易俗树新风,大家一起来践行”。由西田村党员牵头组成的文艺宣讲队在文明实践广场表演新编排歌舞节目《移风易俗树新风》,赢得了围观群众的热烈掌声。振兴社区组建的红色基因宣讲、“草根”宣讲等志愿服务队,在助老食堂内将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编排为小戏小曲,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普通话”变为“地方话”,使文明节奏与群众生活同频共振,深得群众喜爱。
聚焦“怎么讲”,理论宣讲“火”起来
从“关键少数”向基层组织延伸,向全体党员拓展,向广大群众覆盖,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从理论学习中汲取了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
强化“理论+基层”,探索出“连廊宣讲”“小板凳宣讲”“炕头宣讲”等创新形式,让理论接地气、贴民心,让宣讲“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
春城社区支部书记、“小板凳”宣讲队队长侯玉雪介绍,以往社区政治理论学习、政策宣讲等主要以召开会议、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存在场地受限、人员受限、居民难接受、宣传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社区党支部决定成立“小板凳”宣讲队,用居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居民楼院进行宣讲,实现了由居民“跑腿”听报告向干部入户“拉家?!钡淖?,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
今年的3月5日,振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五老”宣讲员袁国复走进辖区铁路小学,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为题,从雷锋苦难的童年、翻身得解放,到参军入伍的成长历程以及雷锋精神解读等多个层面,给小学生们详细讲述雷锋故事。宣讲员讲的仔细认真,孩子们听的有滋有味。
理论宣讲形式多,群众听得乐呵呵。通过组织覆盖广泛的理论宣讲队伍,把话筒交给基层党员干部,把群众变成宣讲主角,深入社区村组、田间地头、广场庭院、文化长廊、超市门前等阵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轮番上演”理论“大宣讲”,让基层成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课堂,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最强音”。
来源:大石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审核:潘晓威 责任编辑:于子淇